楊曉林
HJC黄金城采購部 總監
跟大家分享一個(ge) 真實的案例。
前幾天在“商鋪智造”的“HJC黄金城人”群裏發了一條提示,大致內(nei) 容是收到一份標注為(wei) “到付”的順豐(feng) 快遞,但是寄件人表示已經付過快遞費了。之所以顯示到付,可能是因為(wei) 寄件人上次寄件時,在順豐(feng) 的網上下單時選擇的支付方式是到付,這次忘記更改係統默認所致。請大家收到“到付”快件時注意一下,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。
這是我的親(qin) 身經曆,我想這種情況肯定不是個(ge) 案,所以想要提示給大家。但從(cong) 我萌生發提示信息的想法到這條提示真正發出,內(nei) 容卻有一個(ge) 180度的轉變。因為(wei) 我最初想發出的信息是揭露順豐(feng) 欺詐消費者,重複收費,提醒大家注意,並請行政部進行投訴的。為(wei) 何內(nei) 容會(hui) 發生這麽(me) 大的轉變?是因為(wei) 隨著調查的深入,我的萬(wan) 丈怒火被慢慢地平複了。
做為(wei) 采購崗位,供應商給我們(men) 寄樣品,是想做我們(men) 的生意,卻要我方來支付快遞費用,雖無可厚非,但總歸心裏不太舒服——怒火燃燒一尺。但轉念一想,憑我對這個(ge) 供應商的了解,不應該發生這種事,因此開始了調查。得知供應商已經付了快遞費,我們(men) 的月結賬單又掛了帳——結論,順豐(feng) 快遞重複收費、是欺詐、要投訴——怒火燃燒萬(wan) 丈,並轉向了快遞公司。我找到行政部同事反映此情況,並開始調查以前到付的一些單子,行政部馬上聯係了對接的快遞員。大約十幾分鍾後,我接到了發件地快遞員的電話:“您反映的情況我們(men) 核實了,我們(men) 的確收到了發件人的快遞費,但發件人在APP上下訂單時,選擇了‘到付’,且收件人已經簽收確認,係統已經確認要走月結到付,無法再改。補救措施是,我們(men) 把發件人的快遞費退還回去,仍舊走你們(men) 的月結。”溝通完後,我接受了以上方案——怒火平息到一尺。幾分鍾後,我們(men) 收到了退還快遞費的信息——怒火徹底平複。
從(cong) 這個(ge) 案例的處理我聯想到了自己的工作,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,是否也能讓客戶從(cong) 怒火漸漲到快速平複,甚至佩服我們(men) 的工作高效?工作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很正常,但出現了問題如何去跟蹤,處理方法、工作時效、溝通及時等等非常關(guan) 鍵。以我們(men) 的售後服務為(wei) 例,通過售後服務部門的調查及跟蹤,我們(men) 正在做的或已完工的項目如果出現問題,反應速度如何能做到順豐(feng) 這樣快。在大家印象中,快遞這個(ge) 行業(ye) 的從(cong) 業(ye) 人員或許並沒有頂尖的學曆與(yu) 背景,但就是這些人高效地處理著矛盾,維護企業(ye) 的信譽與(yu) 形象。我想,順豐(feng) 一定有著一套完善、高效的管理製度。
我們(men) 所從(cong) 事的裝修行業(ye) ,從(cong) 運作模式到具體(ti) 落地與(yu) 順豐(feng) 都有很大區別,但道理是相通的。我們(men) 所能借鑒的,是通過什麽(me) 樣的製度、流程約束,做到無論誰來做,都能達成我們(men) 期望的結果。例如,造成售後不能及時閉合的原因有:
1、落實是否為(wei) 我們(men) 施工的內(nei) 容(很快);
以上各環節,主要矛盾點在比較慢的和受費用限製的環節。如果能夠製定出一套快速反應的製度、流程(不受其他常規製度的限製),就能夠解決(jue) 售後低效的問題。另外,除了高效的反應速度外,及時、有粘度的回複、溝通也是影響顧客滿意度、認可度的關(guan) 鍵。
最後,引用一位大咖的思想,做為(wei) 結束語:
未來華為(wei) 戰勝對手的關(guan) 鍵因素不是技術、資金、人才,而是管理和服務。管理就是要把框架搭起來,從(cong) 宏觀管理走向微觀管理。服務就是加強整個(ge) 隊伍的服務意識建設。
我們(men) 要逐步擺脫對資金的依賴、對技術的依賴、對人才的依賴,使企業(ye) 從(cong) 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,建立起比較合理的管理機製。
——任正非
宏鳥視窗
(關(guan) 注HJC黄金城訂閱號,獲取第一手資訊!)
更多文章
2025-08-01
2025-07-31
2025-07-25
2025-07-08
2025-05-22
2025-05-22
2025-02-12